2个月才做成第一单生意,他一点不着急 现在日销售3万美元
郑宏炳(中)和他的团队
来到郑宏炳位于滨江的办公室时,他正抱着6岁的女儿给她读绘本,办公桌上摆着女儿的书和水彩笔,完全一副温柔老爸的模样。
见到我们,他有些害羞地笑笑,迅速收拾女儿的书本,带她到隔壁会议室,然后抱歉地说:“等一下要赶回宁波的公司,想顺便带女儿回去看看爷爷奶奶,所以就让她跟来公司了。”
稍作调整,郑宏炳迅速切换角色谈起公司业务。近两年来,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快速的角色切换。
转型 内贸触顶促发做跨境的念头
“现在处于重新起步阶段,我需要不断学习,不断调整自己,来平衡新事业和家庭的关系。尤其现在女儿还小,必须得拿出时间来陪她,只能见缝插针,利用好碎片时间。”
近两年时间里,郑宏炳一直处于这种状态。把自己搞这么忙,用他的话来说“完全是自找的”。
2010年,郑宏炳创办了LED家居照明品牌,主营灯筒、灯带和灯饰等灯具灯饰,并赋予品牌互联网基因——在各大电商平台都开有旗舰店且仅在电商平台销售,就像零食行业的“三只松鼠”一样。
六年后,郑宏炳将自家品牌做到了各大电商平台该类目的前五,因为性价比高,行业排名甚至超过很多行业知名品牌。然而,成为TOP5就意味着离天花板近了,近一两年,随着各电商平台上的营收趋于稳定,无法像前几年一样“裂变”,郑宏炳意识到转型迫在眉睫。
“2016年底,我就开始想转型的问题。一度想转换跑道,不再做照明灯具了,而是去做餐饮、做服装,脑子里冒出了很多很多念头。”郑宏炳说,“这样纠结了大半年,最后冷静下来,‘灯具+电商’是我的优势和专业,只有沿着这个路子走,才能长远。否则,机会就会变成陷阱。”
2015年,杭州成立全国第一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。三年时间里,杭州综试办推动了8000多家传统外贸和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发展,打造了“杭州经验”。郑宏炳很多朋友的企业就在其中,他觉得,跨境这个新契机再合适不过了。
跟杭州综试办接触后,郑宏炳下定了做跨境的决心。国内电商平台上运营了6年多,有一个成熟的电商运营团队,积累了很多运营“金点子”,从国内的电商平台到亚马逊,运营经验可以延用……这些都是郑宏炳做跨境的先天优势。
去年7月,郑宏炳组建杭州聚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,将品牌从国内电商平台拓展到亚马逊平台。
发展 日销售3万美元仅是起步
郑宏炳做跨境电商后,花了两个月时间才做成“第一单”生意。对此,郑宏炳不仅不着急,反而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。
去年9月的某一天,亚马逊上一件售价19美元的灯头被洛杉矶的一位消费者拍下。“没有想到,这么快就出单了。我们觉得把平台摸透、规则吃透、对手研究透比较重要,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,反倒觉得何时出单并不重要。”
郑宏炳认为,当时的聚英是个不足十人的小团队,还处在摸索阶段,大家的工作核心是研究平台、分析竞品,选品和定位对提高品牌竞争力和企业的发展空间至关重要,不同的平台有不一样的对手,并不能将国内电商平台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。
经过近半年的摸索,郑宏炳决定主攻售价30美元以上、只能走海运的产品。现在,聚英的主打款一天可以卖出150个,成为亚马逊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二的品牌。“成本高、难度大才能跟竞争对手拉开差距,才能提高我们的天花板。我们的SKU(库存量单位)并不多,仅100个,现阶段这样就够了。”郑宏炳这样解释自己的选品理念。
随着订单增加,聚英团队开始聚焦在备货量上,以“备货量约等于销售量”的微小差距降低库存,给企业资金减压。“灯具行业几乎没有节日感,销量不会因为双11、黑五等节日而发生大的波动。这跟服装和化妆品等日消品不同,没有人因为要过年了就买几盏灯存着。”因此,灯具产品的月销量甚至季度销量可以依据数据和经验进行推算,推算结果甚至跟实际销量的差距不大。
现在,聚英在亚马逊平台上的日销售额达到3万美元,但郑宏炳认为这仅是起步阶段。“近一年的实践验证,开拓跨境业务是正确的选择。”他觉得,不管是自家产品还是中国企业的跨境之路,都还只是刚刚起步,未来还有巨大的红利空间。
营收从人民币变成美元,客户从国内消费者到美国消费者,郑宏炳经常需要在杭州和宁波两地、中国时间和美国时间、汉语和英语中不断切换模式。这种忙碌,让他“痛并快乐着”,可是作为一个宁波人,他喜欢做生意,尤其是跨境这样有挑战的生意。